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布鲁氏菌病是由来自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导致。布鲁氏菌是革兰氏阴性需氧球杆菌。[1]它们没有荚膜、质粒和鞭毛,属于细胞内病原体。已经分离出多个种属。布鲁氏菌和宿主[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布鲁氏菌和宿主由 Nicholas J. Beeching 博士、Sherine Thomas 博士和 Alessandro Gerada 博士编制 [Citation ends].

布鲁氏菌病一般是一种职业病,农民、动物管理员、屠宰工人、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风险最高。在人类中,本病主要由马耳他布鲁氏菌流产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导致,偶尔也由犬布鲁氏菌导致。马耳他布鲁氏菌与更具侵略性的急性表现相关,在全球范围内是导致人类感染的最常见种属。流产布鲁氏菌通常与轻至中度疾病相关,很少导致肌肉骨骼系统之外的并发症。猪布鲁氏菌与局灶性脓肿相关。[30][31]犬布鲁氏菌有导致频繁复发的倾向,但通常不会引起慢性布鲁氏菌感染。只是在最近才发现布鲁氏菌海洋种属(鲸类布鲁氏菌鳍足类布鲁氏菌)导致的人类疾病,但病例很罕见。在动物和零星的人类病例中正在发现其他新种属,包括 人布鲁氏菌 BO1,其被报告与乳腺移植物相关。[7][32][33][34]

在牛奶、奶酪、奶油中,这些病原体的存活时间各不相同,直到生产后 11 周,仍可从奶制品中培养出这些病原体。[35][36][37][38][39]这些病原体也被排出在动物排泄物(包括尿液和粪便)和妊娠物。它们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长达 2 年),尤其是潮湿条件下,因此会继续感染人类和动物。[40]

人类是感染的最终宿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患上布鲁氏菌病,包括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尤其是未经巴氏法灭菌的牛奶和其他奶制品,例如软奶酪、酪乳、酸奶酪,罕见情况下也会来自生肉。农场中的感染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产品(尤其是与分娩相关的动物产品)或吸入感染的干燥动物受孕产品形成的气溶胶,在实验室中,是通过来自受感染材料的气溶胶,或者液体溅落到结膜而发生感染。兽医可能通过意外接种动物活疫苗而患上布鲁氏菌病。不常见情况下,伤口和擦伤处的直接接种感染,可传播布鲁氏菌病。此外,曾经报告过性交、经胎盘和母乳传播。虽然罕见,但器官或组织移植和/或输血后也会发生感染。[41][42][43]

病理生理学

摄入或感染后,布鲁氏菌侵入黏膜,在此处多形核白细胞和活化的巨噬细胞介导免疫反应以根除细菌。然而,布鲁氏菌可通过抑制和抵消吞噬体内的杀菌效应而在细胞内繁殖和存活。[2][44][45]它们经由淋巴管以细胞内方式转运到网状内皮细胞丰富的器官,然后迁移到其他器官和组织,导致炎症、肉芽肿、坏死、脓肿形成。在动物中,感染局限于富含赤藓醇的胎盘;在人类中,这个效应不显著,但仍能导致流产或小产。[46][47]感染之后获得的免疫力不强,感染者可能出现再感染和复发。在 HIV 感染者中,布鲁氏菌病的发生率或严重程度没有增加。[48][49]

分类

基于症状持续时间和发作时间的分类

  • 亚临床:无症状疾病,对高危人群进行血清学筛查后偶然诊断。

  • 急性:在诊断之前,症状已经持续 2 至 3 个月。

  • 亚急性:在诊断之前,症状已经持续 3 至 12 个月。

  • 慢性:症状持续时间大于等于 1 年。

  • 复发疾病:治疗结束后 2 至 3 个月出现症状。

布鲁氏菌病的正式分类系统差异很大。这些分类方法相对主观,临床用途有限。更有用的方法是考虑疾病是否活跃,从而决定是否需要治疗,以及考虑病变是否局限,位于哪个部位,因而影响所需抗菌疗法的类型和疗程。[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