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步骤

对于疑似出现大肠梗阻的任何患者,必须进行紧急外科会诊。 根据梗阻病因不同,患者表现出的症状和体征会有所差别,因此,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十分重要。 患者年龄和症状出现的缓急,有助于病因的诊断。

初步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和直立位胸部 X 线检查,以对肠穿孔进行评估。根据腹部 X 线平片所示结肠扩张可诊断为肠梗阻。对于 X 线检查存在疑问的病例,可通过对比剂灌肠或腹部/盆腔 CT 确诊梗阻,CT 也可能提示潜在原因(例如恶性肿瘤、结肠扭转、狭窄、憩室炎)。[16] 虽然内窥镜检查和活检不能作为常规检查项目,而且,在急诊中其应用也较为受限,但内窥镜检查和活检可对恶性肿瘤进行确诊。

病史

应详细查看病史,通常有助于明确梗阻病因。 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肠梗阻共同表现为腹部绞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无法排便(完全性肠梗阻)或可排出部分粪便(不完全性肠梗阻)]及恶心、呕吐——尽管恶心呕吐可能在晚期出现。 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肠梗阻特异性表现如下:

结直肠恶性肿瘤

  • 结肠梗阻更多见于老年人,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结直肠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有关。[13]

  • 症状逐渐出现。

  • 近期出现体重减轻、直肠便中潜血、新发腹部疼痛均可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尤其是伴有排便次数减少时更应引起重视。

结肠扭转

  • 在以下患者中更常见:不能自理或精神病患者;有既往结肠扭转、巨结肠病史或先前接受过腹部手术的患者;长期使用轻泻药的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

  • 症状出现较急。

憩室病

  • 很少会形成完全性结肠梗阻。

  • 症状逐渐出现。

  • 患者反复出现发作性腹部疼痛和压痛。

  • 大便变细。

良性狭窄

  • 由放疗所致肠狭窄的患者具有既往癌症放疗史。 放疗通常会影响乙状结肠及其邻近的回肠袢。 乙状结肠狭窄常发生在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可因少量粪便反复进入直肠而出现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

  • 主动脉手术史可能预示缺血性结肠狭窄。

  • 结肠切除术史可能预示吻合口狭窄。

其他病因

  • 完整病史会发现患者报告了近期妇科症状或者先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

  • 患者有可能不会报告异物吞入或插入的病史。

发热、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重、活动、咳嗽或者深呼吸时出现疼痛可能提示穿孔或即将穿孔。 然而,发热可能由并发疾病所引起,或者与梗阻的少见病因(如盆腔脓毒症或炎症性肠病)有关。

体格检查

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共同表现为受累结肠段分布区域腹部膨隆。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梗阻早期可出现轻度压痛。

重度压痛和腹部强直提示穿孔性腹膜炎的出现。 压痛(尤其是在盲肠区域)预示即将穿孔。 难复性疝应予以排除,以前的切口和腹股沟区应仔细检查。

起初,肠鸣音可能正常,但随着梗阻进展,肠鸣音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直肠指检可排除较轻的/中度的直肠病因(如嵌塞)并评估直肠内容物。 直肠空虚可提示直肠指检以上的肠段出现完全性肠梗阻。 硬便表明粪块嵌塞,软便提示部分梗阻。 直肠指检时可触及低位吻合处或直肠肿块。 直肠指检还可以识别出提示妇科恶性肿瘤或脓肿的盆腔肿块,并可能识别出异物。 可能需要进行阴道检查,以获得更多骨盆信息。

大便潜血检查阳性需要进一步排除大肠近端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实验室检查

初步检查应包括血清淀粉酶/脂肪酶、FBC、血清电解质、肾功能和凝血检测。 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识别卵巢恶性肿瘤,但无法像其他常规检测一样快速获得检测结果。

X 线检查

当肠穿孔发生时,立位胸部 X 射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虽然部分患者肠穿孔时,立位胸部 X 射线检查并无游离气体出现,但初步检查应包括立位胸部 X 射线检查。

必须进行腹部 X 线平片检查。单张仰卧位腹部 X 线照片通常足以进行诊断,但一些临床医生仍进行了仰卧位和直立位腹部 X 线检查。约 75% 的结肠扭转可通过 X 线检查进行诊断。[17] 如X 射线检查所示:盲肠扭转。 对侧结肠壁形成一条射线不透光的线。 近端大肠和小肠扩张也可能较为明显。 在盲肠扭转病例中,扩张的右结肠旋转至左侧,也可能存在小肠扩张。 X 线照片所示结肠梗阻[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X 线照片所示结肠梗阻Bickle I, Kelly B. Student BMJ. 2002;5:140;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盲肠扭转如 X 射线照片所示[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盲肠扭转如 X 射线照片所示Goldie SJ. Student BMJ. 2003;10:357;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腹部 X 射线平片并非诊断恶性肿瘤的准确方法,但在 X 射线检查中显示结肠通常扩张至梗阻点,伴有少量远端气体。 当回盲瓣 (ICV) 功能完整时,盲肠可能明显扩张,而小肠呈轻度扩张或无扩张。 当回盲瓣 (ICV) 功能不全时,小肠内可有气体贮存,并形成提示小肠梗阻的特征。

在腹部 X 射线平片中也可识别出异物摄入。

腹部和盆腔 CT

确认结肠梗阻并可能揭示潜在病因。 对于恶性肿瘤疾病,可提供肿瘤进展阶段的相关信息。并且在结直肠或骨盆/妇科病理学特征清晰可辨的情况下,不必进行造影剂灌肠。 如果CT成像显示结直肠病变,则需要与放射科医生密切联系,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造影剂灌肠。例如,明确狭窄为良性还是恶性。 如果进行造影剂灌肠后诊断仍不明确,则可使用 CT。 虽然CT 在恶性结肠梗阻病例中的应用价值尚需进一步的文献证据支持,但目前90%以上的病例均可由CT检查确诊。[13]

造影剂灌肠

在初步确诊检查评估完成之后,可进行造影剂灌肠检查以明确诊断。 可提供有关梗阻水平、程度和类型的信息。[18] 水溶性造影剂能自由流向梗阻部位,造影剂的断开点取决于肠梗阻的性质。 当乙状结肠发生扭转时,在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可见平滑的“鸟嘴”形。

在结肠穿孔的病例中,由于水溶性造影剂并不会引起化学性腹膜炎,因此,水溶性造影剂的使用要优于钡剂。 在避免使用钡的情况下,后续放射学检查不会受到影响。 而且,在粪块嵌塞的病例中,水溶性造影剂可兼具诊断和治疗的作用。

内镜检查

内窥镜检查可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 对于左侧结肠和直肠-乙状结肠处发生的梗阻性恶性病变,可曲式内窥镜可根据镜下所见和活检结果做出诊断。而且,内窥镜还可以同时进行治疗。[19]

可曲式内镜(可曲式乙状结肠镜/结肠镜)检查不仅能安全地使乙状结肠扭转复位,还允许评估结肠黏膜,以确认其活力;若肠扭转影响到了结肠黏膜的活力,则需要立即切除,而非尝试进行扭转复位。硬式乙状结肠镜检查具有相同的作用;但由于结肠内气体和流质粪便的大量排出,对结肠黏膜病变的观察较为困难。经肛管盲穿可能成功,但无法评估肠黏膜。在尝试扭转复位前,先观察结肠黏膜。

内窥镜检查可发现直肠指检未发现的更高位狭窄。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