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证据

  • How does a high-flow nasal cannula compare with low-flow oxygen for adults in intensive care requiring respiratory support?
    显示答案
  • How do early and late tracheostomy compar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显示答案

证据评分

    证据 B

    接种疫苗的好处:有中等质量的证据证明,有呼吸衰竭风险的患者接种流感和肺炎链球菌疫苗有益。[9]

    证据 B

    治疗有效性:中等质量的证据证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能够改善生理因素,但不能改善短期死亡率。[40][41]

    证据 C

    接种疫苗的好处:有低级别证据证明,普通人群接种流感疫苗预防肺炎有效。[10]

    证据 C

    诊断技术的有效性:有低质量证据证明,用来排除肺栓塞的 CT 扫描大约一半结果为阴性。[19]

    证据 C

    诊断技术的有效性:有质量较差的证据表明,用力呼气量 (FEV) <根据年龄和体重确定的预计值的 35%-50% 可以预测急性哮喘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风险。[27]

    证据 C

    治疗有效性:有质量较差的证据证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心输出量没有不良影响。[35]

    证据 C

    治疗有效性:有质量较差的证据证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改善短期生理参数都有效。[36][37]

    证据 C

    并发症风险:有质量较差的证据证明,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与肺部感染有关。[53]

    证据 C

    预防并发症:有质量较差的证据证明,声门下吸引分泌物减少气管插管患者的肺部感染。[82]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