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步骤

值得一提的是,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群是毫无症状的,确诊依赖于肾脏损伤的病理性证据,例如血尿和/或蛋白尿,或者肾小球滤过率 (GFR) 下降伴血清肌酐上升的实验室证据。

病史

体征和症状常常模糊不清,包括疲乏(这可能与 CKD 相关的贫血有关)、恶心,并可能伴有水肿。随着肾衰竭进展到较晚期的尿毒症时期,患者常常自述食欲下降(尤其是对于肉类和高蛋白类食物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瘙痒以及周身不适。若患者开始出现尿量减少,则外周水肿以及随之而来的伴有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的肺水肿的情况多会增加。晚期尿毒症的患者还可出现癫痫和昏迷。

查体

体格检查通常为了发现与糖尿病或高血压等疾病状态相关的终末器官损害,而这些疾病状态往往可引起 CKD。进行眼底检查十分必要,因其有助于诊断糖尿病性或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可作为肾脏内可能已发生的微血管病变的证据,这些病变可导致 CKD。在男性中,进行直肠指检以确定是否存在前列腺肥大及前列腺结节,有助于诊断梗阻性尿路病。在肾小球性肾炎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患者中,CKD 的体征和症状可能有更强烈的表现,如急进性高血压、球周和外周水肿以及皮疹;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骨骼肌肉系统检查中,则可能会发现关节炎。如果存在大量蛋白尿,患者可能会诉其尿液为泡沫状;而如果存在血尿,则患者尿液呈茶色或可乐色。

初始检查

大部分人意识不到自己已罹患 CKD,而是在进行了血液/尿液检查发现异常后才被告知。对于 CKD 患者,首要的诊断性检查是血清肌酐和 GFR,尿微量白蛋白,尿常规评估血尿和蛋白尿,以及进行肾脏超声以评估肾脏大小、占位病变、泌尿道梗阻和肾动脉血流情况。对于尿液试纸检查未发现蛋白尿的糖尿病及 CKD 患者需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查。

蛋白尿在 CKD 患者当中既是诊断性指标,又是判断预后的指标。[30] 肾病综合征的定义为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3.5 g。在非肾病综合征患者当中,如果每天尿蛋白>1000 mg,则意味着患者可能会更快地进展至终末期肾病。

其他检查

对下列情况进行确定病理学诊断的肾脏活检:疑似患有肾小球肾病综合征或肾炎综合征,或存在非典型表现(例如快速进展性肾衰竭)的糖尿病患者。肾病综合征可以因蛋白尿而发现,同时肾炎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都可以由严重的伴随症状(急进型高血压或眶周及外周水肿)或由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皮疹或关节炎)而发现。乙型及丙型肝炎、梅毒以及链球菌性咽炎等一些感染均与肾小球疾病相关。对于这些病例,有必要进行肾脏活检来确定病理学损伤。

泌尿生殖道造影可能有助于评估 CKD 患者的病情。腹部 X 线平片有助于对含钙肾结石的检测,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检查方式。其他放射学检查,例如腹部 CT,主要用于评估结石病和进一步明确肾囊性变及占位病变。MRI 主要用于肾细胞癌等占位病变的检查。


静脉穿刺和抽血的动画演示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