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 | 时间表 | 可能性 |
---|---|---|
缺血性卒中 |
短期 | 中 |
异常大的 von Willebrand 因子 (vWF) 多聚体导致血小板聚集和微血栓发生,进而因缺血导致终末器官功能障碍。 一些神经系统异常将通过对潜在 TTP 的治疗进行校正。 治疗后患者的神经系统会得到显著恢复。 |
||
肾功能障碍 |
短期 | 中 |
异常大的 vWF 多聚体导致血小板聚集和微血栓发生,进而因缺血导致终末器官功能障碍。 应治疗潜在 TTP。 |
||
急性 MI |
短期 | 低 |
异常大的 vWF 多聚体导致血小板聚集和微血栓发生,进而因缺血导致终末器官功能障碍。 研究表明这可能发生于多达 18% 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如 TTP)患者中。[61] 发病率可高达 40%,因为在该回顾性组中少于一半的患者被诊断为 TTP;其余患者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具有多种不同的其他病因。 TTP 的存在无需改变心肌梗死 (MI) 的治疗方案;给予常用治疗即可。 |
||
中央导管相关性并发症 |
短期 | 低 |
这些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和气胸。尽管有时可通过外周静脉导管进行血浆置换,但是许多患者需要放置中央导管进行血浆置换。一项研究估计,这些并发症的发病率约为 25%,据报告血浆置换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为 2%。[62] TTP 的存在无需改变这些并发症的治疗方案;给予常用治疗即可。 |
||
血浆置换特定的并发症 |
短期 | 低 |
这些并发症包括全身性感染、静脉血栓形成、靠多巴胺维持的低血压和血清病。 在血浆置换过程中发生大量体液转移,可导致低血压。 输注血浆也可能引起全身性感染。 据估计,该风险为 26%。[62] |
||
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
长期 | 中 |
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症、葡萄糖耐受不良和感染的风险与需接受长期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其他患者类似,且随着治疗时间段和剂量而改变。 |
||
输血性传染病 |
存在差异 | 低 |
在美国,由一个标准单位新鲜冰冻血浆引起输血传播的传染病的风险与一个单位的红细胞相同:HIV 风险为 1:2,100,000;人 T-嗜淋巴细胞病毒 (HTLV) 风险为 1:2,000,000;丙型肝炎风险为 1:1,900,000;乙型肝炎风险为 1:58,000 至 1:269,000。 这些频率在世界各地各不相同。 由血液产品引起这些感染的患者应根据标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鉴于 TTP 患者暴露于大量血浆产品,应在临床上持续高度怀疑这些感染的可能性。 |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