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病因科分为妊娠早期和妊娠晚期。 可覆盖整个妊娠期的疾病按其解剖学系统进行分类。 为简单起见,只包括了更常发生于产前(分娩开始前)的疾病,产间和产后的疾病并未包含在内。
异位妊娠
通常诊断于妊娠早期,最常影响输卵管。[4]
与损伤输卵管的疾病强烈相关,例如PID、前次异位妊娠和前次输卵管手术。
也与目前使用IUD或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相关。
流产
通常出现于孕12周前,最常见的原因是染色体异常。[5]
其他原因包括多胎妊娠、子宫疾病(例如子宫肌瘤)、细胞毒药物、放射、全身疾病(例如抗磷脂综合征)。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工业化国家至少有2%的妊娠是通过先进生育治疗例如体外受精实现的。
这是最致命的医源性并发症,在接受促性腺激素刺激的女性中发生率为2%。
在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或BMI低的年轻女性中,风险最高。
严重时(0.2%),其特点为卵巢增大、腹水、血液粘滞性增加,以及肾功能或肝功能不全。[6]
早产
可能由肾结石、UTI(尤其是肾盂肾炎)、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低(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高达10%的早产)、绒毛膜羊膜炎和阑尾炎引起[7]
急性膀胱炎可能刺激子宫下段而引起子宫收缩
相比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更常出现于未经手术治疗的胆囊炎患者。[8]
绒毛膜羊膜炎
占足月妊娠的1%-5%,占早产的25%。[9]
相关微生物包括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阴道加德纳菌、消化链球菌属和拟杆菌属
在绒毛采样(CVS)和羊膜腔穿刺后,风险增加。
子宫破裂
既往有子宫手术史(例如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风险增加。[10]
胎盘早剥
危险因素包括孕妇年龄≥35岁、经产、吸烟、吸可卡因和使用其他毒品、多胎妊娠、慢性高血压、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胎膜早破、羊水过少,以及绒毛膜羊膜炎。[11]
HELLP 综合征以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计数低为特点
特点为溶血性贫血、肝酶升高以及血小板减少。
考虑到其进展的特点,可认为是子痫前期的一型。[12]
急性妊娠期脂肪肝
罕见但致命的疾病,特点是肝脏微滴性脂肪浸润。
最常出现于妊娠晚期。
附件包块
在找到排除的证据之前,对盆腔包块都应考虑恶性可能。
持续性包块(在妊娠中期没有消退)有恶性风险,妊娠期发生率为2%-3%。[15]
导致腹痛的附件包块(扭转、出血和破裂)更常出现在妊娠早期。
大约20%的附件扭转发生于妊娠期,常见于右侧附件,主要见于青少年和年轻女性。 扭转常与大于5cm的包块引起的重量增加有关。
卵巢囊肿破裂罕见,可能与扭转同时发生。
卵巢囊肿内大量出血(特别是恶性囊肿)不常发生,可导致与扭转相似的疼痛。
黄体囊肿内也可出血。 在黄体形成时,总有少量出血进入已排出卵子的卵泡。 如果出血量大,则黄体内含积血。 囊肿大小可为2.5-10cm。
纤维瘤
出现于大约20%至30%的育龄期女性。
多数在妊娠早期开始生长。
在妊娠期导致疼痛主要是因为红色变性(渐进性坏死),在孕12-20周间,发生率为5%-10%。[16]
疼痛还可能是由于有蒂肌瘤扭转或肌瘤栓塞。
妊娠期泌尿系疾病诊断难度很大,因为泌尿道发生显著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改变,导致妊娠期妇女出现有症状性泌尿道感染和肾结石形成的风险增高。 在妊娠早期输尿管就发生扩张,并持续直至分娩。 这主要是由增大的子宫对(骨盆)界线以上集合系统的压迫造成的。 这导致上泌尿道管道淤积,造成尿潴留。 这些改变可促进尿液结晶,并增加上行性感染的风险。 随后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尿路感染 (UTI)
最常见大肠埃希菌(见于 80% 至 90% 的妊娠期尿路感染 [UTI])
可分离出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
高发生率与低社会经济状态、年龄增长、性行为多以及糖尿病有关。
急性肾盂肾炎
妊娠后半期最多见,由于输尿管梗阻和尿潴留而产生。[17]
常为单侧,以右肾多见。
大肠埃希菌是最主要的病原体微生物。
肾结石
通常出现于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
在经产妇中发生率增高3倍。
输尿管结石比肾结石更常见。[18]
肾(盂)积水
妊娠期常见的生理性现象;产后迅速消退。[19]
最常(90%)发生于妊娠20周后,在初产妇中更为明显。
扩张仅限于界线以上,多见于右侧。
输尿管受子宫压迫(导致肾积水)可造成输尿管梗阻,进而引起急性疼痛发作。
妊娠期可出现一些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产生腹痛。 反过来,由于妊娠期身体出现的生理性变化,这些疾病的诊断变得困难。
阑尾炎
没有单独的症状、体征或实验室发现可诊断急性阑尾炎。[20]
随妊娠进行,阑尾的解剖部位发生改变,影响诊断。[21][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随妊娠发展,阑尾部位发生变化Chamberlain G. ABC of antenatal care: abdominal pain in pregnancy.BMJ.1991;302:390-1394. 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需要临床判断生命体征,以决定是否需要外科处理。
胆囊炎
妊娠期>90%的病例都是胆石症导致的。[22]
孕酮引起的胆囊平滑肌放松(促进胆汁淤积)和雌激素水平升高(提高胆汁促结石性)使得胆石症风险增高。
胰腺炎
妊娠期多数病例是由胆石症引起的。[23]
倾向于在妊娠晚期出现,可能是由于腹内压增高作用于胆管所致。
肠梗阻
反复腹腔内手术、盆腔手术和PID可增加发生率。
最常由单纯梗阻导致,主要是粘连(60%至70%)或肠扭转(25%)引起。[2]
罕见为肠套叠、疝或肿瘤引起。
在妊娠期妇女中不能忽略创伤引起的腹痛。 钝性创伤后的腹痛影响6%-7%的妊娠,其中0.3%需要住院治疗。[24] 最常见的原因为道路交通意外、意外坠落以及躯体虐待。 家庭暴力可导致脾破裂。[25]
虽然不常见,但腹直肌鞘血肿也可导致妊娠期腹痛。 创伤、肥胖、紧绷、咳嗽、既往腹部手术史、血管疾病、凝血障碍、腹直肌鞘子宫内膜异位症、Cushing综合征以及抗凝治疗可促进其发生。[26]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