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新兴疗法

卡立氨酯

卡立氨酯是一种作用机制不详的氨基甲酸酯衍生物。II 期试验提供了具有良好耐受性的疗效证据,[133] 但是更近期的研究未表明在用作辅助治疗时,与安慰剂相比,该药存在益处。[134]

氯西加酮 (Losigamone)

该药是一种作用机制不详的 b-甲氧基-丁烯酸内酯,已经被证明在 29% 的患者中,可将癫痫发作次数降低 50%。[135] 一项 Cochrane 评价发现,氯西加酮 (losigamone) 可用作辅助治疗减少局灶性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但可能出现更多的治疗撤药。[136] 在给出任何使用建议前,需要做进一步的试验。

塞曲西坦 (Seletracetam)

塞曲西坦是一种左乙拉西坦类似物,突触前 SV2 蛋白的亲合力更高,目前正处于局灶性癫痫治疗的早期开发阶段。[137]

加奈索酮 (Ganaxolone)

该药是一种通过 GABA A 受体部位正变构调节发挥作用的神经类固醇。仍处于临床开发的早期。在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术前单药治疗 8 天的一项小型研究显示,该药的短期疗效不明显。[138]

氟非氨酯 (Fluorofelbamate)

该药是一种氟化非氨酯衍生物,预期不会出现非氨酯用药时所观察到的毒性(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肝脏毒性)。尚无发表过的相关临床试验。

托吡酯(静脉)

正在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中研究静脉用托吡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已经授权该药作为无法口服托吡酯的局灶发作性或原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性癫痫住院患者治疗的孤儿药。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