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一级预防

预防过敏形成的重点是减少易感患者接触变应原:特别是在幼年免疫功能尚不完善的时期。预防措施包括幼儿和哺乳妇女避免摄入某些食物,然而这一点尚无充足证据支持。在某些亚洲国家,食物过敏发病率逐年升高,是由于饮食习惯改变,更多地食用加工食品所导致的。例如,由于人们以前经常食用新鲜花生,而现在更多地食用高温加工花生,中国的过敏症发生率在逐渐升高。目前在这方面的有效干预显得不切实际。

避免昆虫叮咬的预防措施包括外出时穿着扎紧的鞋子和厚袜子。驾驶时应关闭车窗,在家里时应关闭门窗(建议在家里使用防虫纱窗)。在室外饮食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蜜蜂会寻觅各种液体,特别是在热天,而马蜂会被饮料中的糖分吸引。这些建议对已知发生了过敏症的人和过敏症高危的人(例如有过敏症家族史的儿童或具有特应性体质的儿童)特别重要。对一般人群均建议避免昆虫叮咬(例如蜜蜂、马蜂和蚂蚁),因为人们可能不知道自己会发生过敏。

对于医务人员和高危患者人群(例如脊柱裂患者),避免接触含乳胶的材料和导管可免于发生乳胶过敏。[25]

二级预防

为了预防后续过敏反应的发生,应明确鉴定和避免致病变应原。患者和监护人的意识与教育至关重要。[104]

对食物过敏而言,意识包括认真注意食物说明书、谨慎食用外卖食物和餐厅食物以及营造一个无变应原环境。许多工业化国家强制要求所有食物上粘贴详细标签。餐厅常会详细说明特殊的添加剂和成分。这是有用的,因为,即使痕量的变应原也足以触发一次全面的过敏发作。

在乳胶过敏患者中,外科或牙科手术中有必要避免使用乳胶产品。[105]药物过敏需要在病历中书写警告并配戴一个 MedicAlert-型腕带或项圈。必须同时考虑可能的交叉反应。

预防昆虫叮咬对过敏患者至关重要。对于昆虫叮咬后经历过重度全身反应并且对毒液变应原有特异性 IgE 的患者,推荐使用毒液免疫疗法。[106]

在任何严重过敏反应发作后,必须对所有这些患者开具 2 支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的处方。[6][71]患者或照护者应随时携带这 2 支注射器,并熟悉如何使用。[63]对于有严重过敏反应风险的儿童,应开具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处方,并提供个体化的书面急救计划。[63][72]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llergy and anaphylaxis emergency plan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