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治疗步骤

在大多数病例中,治疗需要直接针对潜在病因,例如肥胖、高胰岛素血症或是恶性肿瘤。[2][20]黑棘皮病一般会随潜在疾病的治疗而逐渐消退。直接针对黑棘皮病本身的治疗一般是在没有可确定病因的情况下,或是对于那些有遗传倾向的个体。在大多数情况下,AN的治疗是择期进行的,因为皮损通常不会毁容,而且没有恶变的风险。许多患者因为病变较小而不会要求治疗。[2]

针对潜在病因的治疗效果不佳,则考虑为遗传或特发性病变

针对黑棘皮病的一线治疗为局部外用药物,包括氨基水合物、维生素D类似物、维甲酸类药物。二线治疗为口服药物,包括异维A酸(泰尔丝)、二甲双胍、奥曲肽以及阿维A酸(阿曲汀)。[2][20][34]这些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对大多数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激光是治疗黑棘皮病的一种相对较新的方法,但似乎有效。证据 C如果患者有广泛、容貌损毁或是通过化妆不能改善外观的病变,且对局部或口服治疗反应不佳,就可以考虑采用激光治疗。然而,在深色皮肤的治疗中,有一个很大的风险是治疗后色素减退。已有报道的激光治疗类型包括:(1)长脉冲(5ms)翠绿宝石激光:治疗能量在16-23J/cm^2,光斑为10或12.5mm,为期10次,间隔4-8周的治疗;[36]2)连续脉冲二氧化碳激光:能量为15W,3次,间隔4-6周的治疗。[35]

对于皮损面积较大,毁损病变对其他的治疗方法疗效不佳的患者,手术切除可考虑作为最后的治疗手段。位于眼睑部位有功能障碍的皮损也可以通过手术有效地切除。[37]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