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普通感冒大多由种类众多的鼻病毒导致(高达 50%)。[8][10] 其他已知病原体包括冠状病毒 (10%-15%)、流感病毒 (5%-15%)、副流感病毒 (5%)、呼吸道合胞病毒 (5%) 和偏肺病毒。[8] 但经常无法识别感染性病原体。再感染可发生于再次暴露于相同的病毒亚型之后,但病情常较轻微,持续时间较短。腺病毒和肠道病毒与普通感冒有关。咽炎通常由腺病毒所致,该病毒也可以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呼吸道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可能与普通感冒相关。[11] 然而,抗生素对典型的普通感冒无治疗意义。

病理生理学

病毒感染后数天内鼻黏膜下可出现多形核白细胞 (PMNs) 聚集,且与症状相关。[12][13] 没有证据表明脓性分泌物与细菌感染或与抗生素的治疗反应有关。[8]

分类

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 10 版)(ICD-10)[1]

  • J00 急性鼻咽炎(普通感冒)

  • J01 急性鼻窦炎

  • J02 急性咽炎

  • J03 急性扁桃体炎

  • J04 急性喉炎和气管炎

  • J05 急性梗阻性喉炎(哮吼)和会厌炎

  • J06 多部位和不明部位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