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 | 时间表 | 可能性 |
---|---|---|
急性肾损伤 |
短期 | 高 |
常见于重疾。可能最初是由脱水引起,但也可能是由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埃博拉病毒在感染较晚期直接损伤肾脏引起。[16][60][75] 通过监测尿量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早期识别,能够促使采取行动。 |
||
脓毒症/脓毒性休克 |
短期 | 高 |
目前仍不太明确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病因学。多个因素皆有可能诱发休克,包括细菌性脓毒症(可能通过肠道菌群移位)、埃博拉病毒的直接作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出血。[60] 患者的治疗遵循与细菌性脓毒症相同的原则。[133] |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短期 | 高 |
导致患者易患出血并发症。大出血不常发生,但却是通常致命的晚期感染的一种临床表现。若条件允许,应根据当地政策给予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和血浆,并由临床指标和实验室(若有条件的话)指标(如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国际标准化比值)指导后续治疗。[132][134] |
||
流产/产妇死亡 |
短期 | 高 |
恢复期的晚期并发症 |
存在差异 | 低 |
存活患者通常会出现迁延性恢复,特征为乏力、体重下降和移行性关节痛。皮肤脱屑和暂时性脱发也经常发生。 恢复期的晚期表现不常见,但可能包括睾丸炎、脊髓炎、腮腺炎、胰腺炎、肝炎、精神疾病和听力受损/耳鸣。[17] 幸存者也有患葡萄膜炎(前、后或全葡萄膜炎)的风险,这可能导致继发结构性并发症、视力障碍或失明。[198] 一项无对照的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发现,约 28% 的幸存者发生埃博拉病毒相关的葡萄膜炎,3% 的患者发生埃博拉病毒相关的视神经病。在葡萄膜炎患者中,38.5% 的患者出现失明。[199] 一名幸存者在感染发病后 14 周、病毒从血液中清除后 9 周时发生急性葡萄膜炎,并被检测到活的埃博拉病毒。[200] 还报告了单眼白内障和解剖上沿视神经轴突分布的新型视网膜病变。[202] 一名外籍医务人员在 2015 年原发性重度埃博拉病毒病恢复 9 个月后,出现埃博拉病毒性脑膜脑炎(CSF 和血浆 RT-PCR 检测呈埃博拉病毒阳性)。对其作了全基因组测序,以比较最初就诊时在其血液中发现的病毒与 10 个月时在 CSF 中发现的病毒,结果并未发现编码区有改变。这项研究的作者总结道,并不能确定病毒究竟是一直在潜伏而后恢复活性,还是在不断复制中,但通过基因测序能够确定的是,还未出现免疫逃逸的病毒变种。[203]还报道了一例晚发性脑炎和多发性关节炎。[204] 这些表现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免疫复合物现象或埃博拉病毒在免疫豁免部位的持续存在有关。 |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