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案例

案例#1

一名 33 岁的男性外科住院医生在吃完午餐后到急诊科就诊,主诉吞咽固体和液体困难。患者没有上消化道疾病既往史,仅在过去几年内有轻度固体食物吞咽困难。以前所有吞咽困难发作后症状都会自行缓解,但是偶尔有一些症状与各种特应性症状具有相关性。

案例#2

一名 11 个月大的女孩被送往医院,连续两周出现呼吸道症状、呕吐、发热、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症状,且持续恶化。 母亲描述在喂养期间,女儿出现非喷射性、非出血性、非胆汁性呕吐。 在此之前 2 周,患者身体健康。 腹部 X 光检查显示患者体内有一个圆形金属异物,导致颈部食道梗阻,最终发现该异物是硬币。

其他表现

症状延迟和异常表现最常见于幼儿和智力障碍患者。这些患者可能沟通技巧有限,并有不明确的病史。可能没有明显证据表明他们吞咽了物体或器件,或者可能出现非典型表现,例如食欲不振、易激惹、生长发育落后、发热、喘息、喘鸣、肺部症状或反复发作因误吸所致的肺炎。这些症状可能表明下咽部、食管上段或呼吸道有异物嵌塞。在异物已进入胃部或小肠的情况下,患者往往无症状或仅报告有轻度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包括恶心、非胆汁性呕吐和/或持续性或间歇性腹痛,且可能在吞咽异物的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周之后出现(取决于异物的确切性质)。这些患者人群的异物吞食情况是消化科医师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临床情况之一。[1][2][3]

一些患者群体(例如囚犯、精神病患者和智力障碍患者)可能不会主动提供吞食异物的病史。为了向官方机构隐瞒这些物体或寻求诊疗,这类患者群体可能会吞咽各种物体。此类事件通常包括吞食小型金属异物(例如回形针、剃须刀片、螺钉、钉子、笔和餐具)。他们的临床表现可能各不相同(从无症状到发热、腹痛、呕吐或外科急症)。[4]

体内携毒者通常会将毒品(通常是高浓度的可卡因或海洛因)装入硅囊或袋子(例如避孕套),然后将其吞入直肠内或通过外科手术植入体内,以这种方式进行毒品走私。这可能导致致命的医学并发症。如果包装破损,他们可能会出现剧烈腹痛或急性药物中毒。[5]

食管内装有假体(例如自扩式塑料支架 [self-expandable plastic stent, SEPS] 或全包覆自扩式金属支架 [fully covered self-expandable metal stent, FCSEMS])的患者可能出现上消化道症状。过去,这些食管假体主要用于减轻无法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症患者的吞咽困难。然而最近,使用 FCSEMS 的适应症范围已被扩大,包括减重手术之后的继发性狭窄、气管食管瘘、渗漏和瘘。[6][7][8]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